# 咱这代人下半年有点熬:上有老下有小,退休金、体检单、智能手机愁得慌!
咱爸妈那辈,还有咱自己这拨快五十的,今年下半年过的那叫一个“熬人”,跟咱江苏梅雨季似的,闷得慌还净是糟心事。就说楼下张叔,前阵子刚退休,本以为能松口气享享清福,结果天天捧着退休金存折算来算去,算一次叹一次气:“这退休金比在岗时少了小一半,以前好歹每月能攒点,现在连贴补儿子房贷都费劲!”
张叔儿子房贷还有二十年没还完,小两口工资刚够糊口,他本想着退休后能帮衬一把,没成想退休金缩水这么多。现在他每天早上起来先去公园遛圈,可遛着遛着就蹲在树底下抽烟,一抽能愣神半小时,嘴里还念叨:“年轻时总想着老了就轻松了,哪能想到老了还要愁钱!”那股子无奈劲儿,看着都让人揪心。我每次碰到他,想劝两句又不知道说啥,只能递根烟陪他蹲会儿,毕竟咱这拨人的难处,只有自己能懂。
## 一、44到73岁“夹心层”:占小区六成老龄人口,养老群比菜市场还热闹
展开剩余84%我自己也算过一遭,咱这代人最尴尬的就是年龄跨度——44岁到73岁,上有八九十岁的老爹老妈要照顾,下有二三十岁的娃要操心,买房、结婚、养娃哪样不要钱?全挤在这拨人身上,活脱脱成了“夹心饼干”,两头受气还不敢喊累。
就说咱小区的广场舞队,以前都是头发花白的阿姨一统天下,现在倒好,一半是像我这样刚退居二线、头发还没白透的“年轻人”。前阵子社区统计老龄人口,居委会王大姐拿着登记表跟我唠:“你们这代人可真不少,占了小区老龄人口的六成!”我一听都愣了,难怪最近微信里加的养老群越来越多,啥“健康养生群”“退休理财群”“带孙交流群”,每天早上一睁眼,群里消息能刷几百条,讨论的不是体检指标就是理财收益,比菜市场还热闹。
有回在“退休理财群”里,李哥发了条消息:“有没有靠谱的理财推荐?退休金太少,想赚点买菜钱。”立马有十几个人接龙,有人说买国债稳,有人说基金风险大,还有人吐槽银行理财收益越来越低。我看着群里的消息,心里也犯嘀咕:咱这代人没赶上“单位分房”的好时候,也没赶上“高退休金”的福利,只能自己琢磨着怎么把钱攥紧点,别老了连看病钱都没有。
## 二、体检单成“催命符”:四个血脂高,一个糖尿病,半夜摸手环看血糖
要说比钱更让人头疼的,那绝对是身体。上个月单位组织体检,我们部门五个四十多岁的,拿到体检报告一看,四个血脂偏高,还有李姐,直接查出了糖尿病。她拿着化验单跟我吐槽,眼眶都红了:“以前总觉得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专利,哪想到自己才四十五,就成了药罐子!”
现在李姐每天早上起来先测血糖,饭前要吃降糖药,饭后还得散步半小时,以前爱喝的奶茶、爱吃的甜食,现在连碰都不敢碰。上周她去医院拿药,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,轮到她时医生又给她开了个智能监测手环,说能实时测血糖,还能连手机看数据。结果李姐拿到手环犯了难,研究了半天才学会怎么开机,晚上半夜醒了,还得摸过手环看一眼血糖,生怕数值不对劲。她跟我说:“以前觉得‘养生’是老年人的事,现在才知道,咱这岁数不养生,真扛不住!”
我自己的体检报告也好不到哪去,血压有点偏高,颈椎还有点问题,医生说跟长期看电脑、玩手机有关。现在我每天下班回家,再也不敢瘫在沙发上刷手机了,跟着视频做颈椎操,周末还去公园打打太极。咱这代人,上有老要赡养,下有小要扶持,身体要是垮了,这个家就真撑不住了,所以再忙再累,也得把身体当回事。
## 三、智能手机成“拦路虎”:老妈挂号犯难,智能机器找确认键花三分钟
要是说身体和钱是“老难题”,那智能手机就是咱这代人,还有咱爸妈那辈的“新麻烦”。现在干啥都要智能手机,挂号要线上预约,交水电费要扫码,连去超市买菜都得用手机支付,可咱爸妈那辈,还有咱这拨对智能设备不熟练的,真是犯了难。
我妈上周去医院看病,到了挂号窗口,工作人员说“优先线上预约,线下号不多了”。我妈举着个老年机,站在窗口前不知所措,脸都红了,嘴里念叨:“我不会用智能手机,咋预约啊?”后来还是旁边的志愿者看她可怜,帮她用自己的手机挂了号,还教她怎么看取号时间。我妈回来跟我说这事儿,还忍不住掉眼泪:“现在咋啥都要手机?我们这些不会用的,难道就不能看病了?”
不光是我妈,小区里的王阿姨也碰到过类似的事。社区医院刚装了智能挂号机,说是有大字版界面,专门给老年人用的,可操作步骤还是绕。上次我陪王阿姨去挂号,光找“确认键”就花了三分钟——机器上按钮又小,字虽然大了点,但选项太多,王阿姨看了半天都没分清哪个是确认。最后还是我帮她点了,她才松了口气:“这机器看着先进,可对我们来说,还不如以前人工挂号方便。”
虽说现在政策说要搞“适老化改造”,地铁里有爱心专座,银行有老年人窗口,可真正落到实处,让咱爸妈和咱这代人顺手用,好像还得等阵子。有时候我看着我妈对着手机叹气,就想:科技发展是好事,可也别把老年人和我们这些“技术小白”落下啊!
## 四、也有盼头:助老餐厅十五块两荤一素,大学生教用医保电子凭证
不过话说回来,下半年虽然难,但也不是全没盼头,社区里的好消息也不少,跟咱江苏冬天里晒到太阳似的,暖乎乎的。
楼下的助老餐厅下周就要开业了,我去打听了,十五块钱就能吃两荤一素,菜还都是软烂的,适合老年人吃,要是行动不方便,还能送上门。张叔听说了,立马跟我约着开业那天去试试:“以后不用自己做饭了,十五块钱能吃好,还省事儿!”我也挺高兴,以后我妈要是不想做饭,直接去助老餐厅吃,比在家对付一口强多了。
还有社区组织的智能手机培训班,我自己也报了名。老师是个大学生志愿者,说话轻声细语的,还特别有耐心,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用医保电子凭证,怎么在线挂号,怎么发视频通话。我学得慢,一个操作步骤要问好几遍,可小老师从来没嫌烦,还说:“阿姨别急,咱们慢慢来,学会了以后就方便了。”现在我已经能自己用手机挂专家号了,还教我妈怎么视频通话,她高兴得不行,说:“以后想你了,随时能看见你!”
除了这些,小区里的养老服务中心也越来越完善了,有免费的体检活动,有健康讲座,还有心理咨询室。上次我陪张叔去养老服务中心测血压,工作人员还跟我们说,以后会定期组织短途旅游,专门针对老年人的,节奏慢还安全。张叔听了眼睛都亮了,说:“等天气凉快了,咱也去旅游,好好放松放松!”
## 五、日子再难也得过:攒健康、学技能,把下半年过顺溜
其实想想,咱这代人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,有智能设备帮忙省力气,有社区托底解决难题,比咱爸妈那辈强多了。以前他们老了,看病要跑老远,吃饭要自己做,现在咱有助老餐厅、有养老服务中心,还有志愿者帮忙,已经很幸福了。
就是这转变太快,咱有点跟不上节奏——刚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工作,突然退居二线;刚学会了用现金,又要学扫码支付;刚觉得身体还行,体检单又出了问题。可再跟不上,也得慢慢学,慢慢适应,毕竟日子还得过,咱上有老下有小,不能认输。
现在我每天都给自己定个小目标:早上起来做半小时运动,攒点健康;下午看看智能手机教程,学个新技能;晚上陪我妈聊聊天,听听她的心里话。有时候晚上散步,看着小区里的养老服务中心亮着灯,看着助老餐厅的师傅在准备第二天的菜,心里就踏实不少。
难归难,但咱这代人啥苦没吃过?年轻时没条件,现在有机会了,就得好好过日子。多攒点健康,以后少给孩子添麻烦;多学个技能,别被时代落下;多跟老伙计唠唠,日子也能过得热热闹闹的。相信只要咱不放弃,慢慢熬,总能把下半年的日子过顺溜了,说不定明年还能跟着张叔他们一起去旅游呢!
发布于:江西省国汇策略-国汇策略官网-网络配资门户-配资网站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