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《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》
作者 | 王晖 来源 | 首席品牌观察
有人说,打工有三好,好困,好烦,好饿。上过班的人都知道,想要好好吃一顿饭有多么奢侈,一到饭点就开会的领导、永远改不完的甲方方案、下班突然打来的客户电话等等,都能让打工人忘记自己的“干饭魂”,活生生被逼成“纯饿战士”。
当然,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。领导和甲方只关心你能不能完成KPI,有洞察力的商家会在意你吃得饱不饱。
基于“打工人吃饱饭难”的消费痛点,谷粒多提出了“燕麦配牛奶 扛饿真粒害”的产品主张,力求打造品牌的“扛饿”心智。今年7月,谷粒多还推出了全新的活力扛饿定制包装,希望把打工人从工位上解放出来,帮他们洗一洗班味。一向在营销上喜欢整活的谷粒多,还联合品牌代言人于适,在近期打造了一系列有梗、有料、更“扛饿”的营销campaign,用超前的精神状态圈粉了更多年轻人,也让谷粒多成为不少打工人“工位美食”的必选项。
一支拍出打工人疯感的广告片
放大“饥饿感”强化产品“扛饿”卖点
不知道大家发现,每到傍晚时分,人们总喜欢在朋友圈晒落日,很多人的拍摄点甚至在工位。有人说这是大自然赠予打工人的浪漫,在忙碌一天后,看着太阳落山前最后一抹晚霞,这幅美景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疲惫的身心,即使还没有下班。
谷粒多推出的“活力扛饿装”就有这样的含金量,把落日印在产品包装上,再加上代言人于适阳光活力的形象,就成功把打工人渴望逃离工位、享受生活的心理需求与品牌建立了情感联结。
而在传播层面,谷粒多全新推出的广告片《好饿狂想曲》,就通过对职场人精神状态的洞察,用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,进一步展现了产品带给打工人的精神慰藉。社交平台上,不少网友看完广告片直呼“这拍的哪是广告?是我的监控录像!”“这广告把打工人日常拍出了魔幻现实主义味道”。
在我看来,谷粒多这支广告片之所以能够引发共鸣,就在于创意上对符号意象的巧妙运用。
首先,用“捆绑”的形式展现打工人被工作困住这一心理状态就非常巧妙,将打工人因为没能按时吃饭发作的“饿怒症”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细节处理上,谷粒多还根据打工人的职业属性,量身定制了“捆绑”他们的道具,外卖小哥的外卖订单、医生的手术刀、客服的电话线、网约车司机的手机充电线、都市白领被甲方反馈的各种意见,这些为这支画风荒诞的片子增添了现实色彩,显得更加真实,直击痛点,让人更有代入感。
其次,bgm采用歌剧也是一大亮点。我们知道,歌剧演员的演唱风格往往需要具备高音区强有力的声音,以展现情感纠葛和戏剧张力。广告片中,当一句句“好饿”从打工人的口中唱出来,这已经不仅仅是重复魔性的洗脑,它更像是打工人的控诉呐喊,是逃离工位的强烈表达。
而且,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,在片子前半部分,演唱者的歌声是略显微弱颤抖的,直到后半段打工人们喝了谷粒多燕麦牛奶,不仅恢复了元气活力,连歌声都显得高亢有力,这前后歌声的反差感,更能体现出谷粒多对消费者“饿”这一痛点的精准洞察,强化了产品的“扛饿”心智。
一次追逐落日的工位出逃计划
以浪漫线下活动释放代言人明星效应
对打工人来说,发疯从来不是说说而已,在节假日,人们会通过看演唱会、参加音乐节、特种兵旅游、city walk等各种方式gap一下,远离工作的烦恼,尽情释放情绪。谷粒多的营销也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,除了拍摄引发共鸣的广告片,品牌还提出了更大胆的“工位出逃计划”,8月9日,在深圳举办了一场“落日扛饿派对”,在可以看落日的沙滩上,携手品牌代言人于适,和广大消费者来了一场仪式感拉满的浪漫约会。
而通过这场“落日扛饿派对”,谷粒多的营销功力更是得以凸显,凭借各种好玩的创意互动以及代言人于适的明星效应,形成了万人打卡的活动盛况。
具体来说,在预热阶段,谷粒多就玩起了直升机广告,在深圳上空挂起了宣传海报,让于适召唤全体深圳打工人参加派对,这波直接疯上天的高调操作,仿佛是对落日的召唤,不仅呼应了派对主题,也加深了消费者对品牌“扛饿”心智的记忆点。
活动当天,在傍晚日落的时候,于适来到现场,和广大粉丝近距离互动,通过挑战“扛饿”绕口令、摆扛鳄pose、躺在躺椅上看落日、吹赛博风扇即兴跳舞、用谷粒多燕麦牛奶制作美食展现“扛饿”实力等等,于适拉近了谷粒多和广大消费者的对话距离,让“扛饿”的谷粒多进一步深入人心,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。
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当然,谷粒多希望打造的并不仅仅是一场于适的粉丝见面会,更是带给消费者一场落日扛饿的狂欢派对,而活动现场可以花式打卡的各大互动区域,大大丰富了活动的趣味性,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。
比如谷粒多在外场打造了一个高达7米的于适站立气模,气模肩上还扛了一条可爱的鳄鱼,用“扛鳄”和“扛饿”的谐音梗,让产品心智得到了幽默表达;另一个高达7米的躺平版于适气模,展现出的是在海边惬意喝谷粒多看落日的于适形象,代表着人们逃出工位后的愉悦心情。而这种巨物打卡玩法,显然是谷粒多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,震撼的视觉冲击力、充满反差感的可爱造型等,都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注意力,人们或在气模前挑战“扛鳄”pose,或对着大海一起躺平,沉浸式地参与到了“落日扛饿派对”中。
此外,谷粒多还打造了一个“活力扛饿装”造型的打卡机作为“扛饿搭子”,每一个到达活动现场的消费者,都可以通过打卡机获得自己的专属编号;消费者还可以参与实“粒”搬砖互动挑战、有实“粒”真能扛互动挑战等,通过好玩的互动游戏,赢得谷粒多送出的惊喜好礼。
有明星代言人的亲自助阵,有可玩可拍可挑战的趣味互动,谷粒多的这场“落日扛饿派对”可以说诚意十足,带给消费者充分的体验感和满足感,这背后是对“扛饿”二字在内涵和边界上的无限拓展,从而使这一品牌心智一步步被认同,潜移默化中植根到消费者内心深处。
一个善于洞察打工人精神面貌的品牌
以情感联结强化产品“扛饿”心智
从把“扛饿”具象化的魔性广告片,到万人一起“扛饿”看落日的线下活动,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,谷粒多对“扛饿”这一品牌心智的打造,是一体两面的。
首先,是生理层面的“扛饿”。正如谷粒多是一款以“天然谷物+生牛乳”为特色的乳制品,不仅内含丰富的营养价值,还可以带来饱腹感,确实非常适合忙碌到不能正常吃饭的人群,属于打工人“工位常备”的美食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,它满足的是第一层的生理需要。
其次,是精神层面的“扛饿”,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。
当谷粒多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打工人的生理痛点,而是“不被工作束缚”的情感需求,并呼吁打工人一起出逃工位,到大自然去看落日,关注内心世界的满足,品牌的价值点就落脚到了情感对话上。
在这个维度上,谷粒多更像是消费者的好朋友,可以陪消费者一起扛饿,提供情绪价值,“扛饿”代表的也不仅仅是生理满足,而是情感陪伴和精神续航。
从营销角度而言,前者是产品侧的用户沟通,是品牌传播的基础,后者则是情感向的价值输出,这才是传播升维的部分,也是如今品牌面对新一代消费人群的必修课程。
正如科特勒的营销4.0理念提及,当今品牌被赋予了新的使命,它们不再是单向传递信息的扬声器,而是成为了与消费者共同编织故事的伙伴。也就是说,品牌只有和年轻人站在一起,玩在一起,在情感上产生共鸣,在价值观上达成认同,才能够赢得年轻消费人群的认可,也为品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
而当谷粒多从产品主张“燕麦配牛奶 扛饿真粒害”中提炼出“扛饿”这一心智,并赋予其情感附加值,带着年轻人一起发疯玩抽象,建立与消费者的深层情感联结,新一代消费者也必然会提升对谷粒多的喜爱度和忠诚度,成为谷粒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坚实后盾。
*编排 | 三木 审核 | 三木
品牌最新资讯,尽在【首席品牌观察】↓↓↓
行业资讯、案例资料、运营干货,精彩不停
国汇策略-国汇策略官网-网络配资门户-配资网站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